新加坡建国一代谈历史 –
我们正视恐怖主义的威胁,反恐防暴工作从来不松懈
简介:
区域恐怖组织(“回教祈祷团”Jemaah Islamiyah或Islamic Community 简称:JI)锁定新加坡为攻击的战略目标老早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也不排除在新加坡有个人激进化“独狼”伺机而动的可能性。我国的外交立场、战略位置、地缘政治因素、国际经贸关系、甚至是我们在社会各主要领域平等对待各族群的政策以及辛勤努力得来的经济繁荣等,都可能成为极端宗教狂热分子或恐怖分子借故打击、摧毁我们的“理由”。
在新加坡岛上我国时刻以无畏的胸襟、牢固的社会防卫机制和训练有素的武装部队应对神出鬼没、无孔不入和只想制造血腥场面的恐怖分子。在岛内的防恐策略着重在预防措施;对外战略,新加坡通过国际组织谴责恐怖活动和积极参加反恐会议、组织等。2014年11月初,我国决定派遣人员以辅助角色参与国际反恐部队以,对抗新崛起的恐怖组织 – “伊斯兰国组织”(简称 “ISIS”,目前占据了叙利亚和伊拉克部分国土),因为它的恐怖活动对世界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 。
在2001-2002(美国 “9.11” 事件发生后的第三个月开始)年期间我们同恐怖组织的第一轮斗智较劲,政府有关部门采取的“先发制人”(用内安法令直接拘留和逮捕)战略果然奏效。准确的情报和执法部门的高效办事能力使到新加坡占了上风(先后逮捕了三十多位潜伏准备用大量炸药干案的恐怖分子)。主要领导和成员的落网使到 “回教祈祷团” 元气大伤,沉沉寂了几十年,新加坡政府和百姓也因此避过了一场大浩劫。【注一】
极端恐怖组织领袖包藏祸心是丧心病狂的一群。他们巧妙地、狡猾地借用穆斯林打“圣战”(Jihad)的旗子,误导年轻回教徒及其家人为他们舍身效劳,指出不论对方是谁,只要被单方面认定是“敌人”或是“敌人”的朋友(新加坡便是在类似这种逻辑推理上成了受攻击对象之一),便是所不惜要摧毁的箭靶子。更不可理喻的一点,恐怖分子是为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而战斗,(可是我们是为防卫和生存而战斗而牺牲),但这就是他们的皇牌,虽然他们还是处在实力不对等的对抗局面。然而,无可否认的,在心理战术上无人性和不要命的恐怖分子占了绝对优势。我们也深信他们还不断在策划如何使出更毒辣的阴招(例如袭击和瘫痪一个国家网络和行政工作、对食水下毒、放毒气或动用核子武器等)来对付处在守势的我们。
【注一、大浩劫是指:1.2001年9.11事件后,美军迅速进驻阿富汗击垮塔利班暴力集团(Taliban)和追剿“基地组织”(Al-Qaeda)领袖本. 拉登,从搜索中所获得的宝贵情报显示,“回教祈祷团”(Jemaah Islamiyah或Islamic Community 简称:JI)也正在处心积虑策划攻击新加坡的阴谋;其中针对性准备袭击的几个大目标包括了(1)攻击处在武吉智马路上段的新加坡国防部,公然太岁头上动土,(2)袭击在新加坡的美国海军船只,(3)攻击穿梭义顺地铁站和三巴望码头的巴士(美军专用公交车)服务,(4)攻击座落在富人住宅区史阁路的美国人俱乐部(American Club),(5)攻击美商和其他外商,甚至绑架他们以换取赎金,支援恐怖活动,(6)策划利用来自泰国曼谷的航班撞击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CHANGI AIRPORT)。多年后(2014年6月初),马来西亚政府政治部反恐组主任阿育汗透露“回教祈祷团”当时也策划炸毁新加坡兀兰关卡。(朋友们也可参阅<《Fighting Terrorism: The Singapore Perspective》一书2007年7月版的166-171页)
2. 根据后来公开资料,当时潜伏在新加坡的 “回教祈祷团” 成员所存积和准备大干一场的炸药威力,足于摧毁两座美国奥克拉荷马州(Oklahoma State)联邦办公大楼(1995年4月19日爆炸案的主凶是美国人蒂莫西·詹姆斯·麥克維,共计导致168人死亡,超过680人受伤)。我们不难想象如果事件是发生在新加坡,其灾难性后果将对新加坡产生什么样的负面影响。(“回教祈祷团” )的动机和目的非常明显 – 制造社会纷乱局面、使百姓有高度恐惧感、外商的利益(外资对新加坡经济发展和多元化极其重要)与生命受威胁,最后撤离新加坡,为实现他们东南亚区域计划建立所谓的“伊斯兰化”国家(回教哈理法帝国 - Caliphate)的梦想铺路】
一、 新加坡人民渐渐成熟了:不断学习在逆境中求存和发展。
新加坡共和国建国(Republic
of Singapore 1965年8月9日独立)历史不长,把自治和在马来西亚时期(1959-1965)的岁月算在内也不满六十年(1959-2015)。新加坡国家土地虽小、人口少、种族多元化和历史短,在自治(1959)前、后和建国(1965)后也经历过好几回社会高度动荡和危险局面,尤其是饱尝二战的洗礼和随后日军三年八个月(1941-1945)的残暴统治是建国一代及其父辈们终身难忘的惨痛历史一课【注二】。新加坡政府从世界二次战后发生的多起骇人暴力事件中,不断在总结经验和吸取宝贵教训,新加坡人民也在建国历程中不断教育和磨炼自己如何在逆境中求生存和谋发展,把忧患意识和警戒心作为防恐的心里武器。
【注二、
1 在1963-1965马 - 印对抗(Indonesian
Confrontation)的紧张期间,新加坡政府得设法应对当时经济困境、国际贸易萎缩、种族纠纷造成的政治危机和动荡局势等情况;新加坡政治领袖的智慧和胆识与建国一代的拼搏精神、携手合作,让我们闯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但此艰辛的过程也不断在磨炼我们的生存毅力与斗志。
2 1964年7月21日和9月的两回华、巫种族冲突撕裂整个多元化社会结构,也几乎断送了新加坡执政党的州政权,因为局势如不受控,马来西亚中央政府可以行使紧急法令或戒严令暂时接管州政府。
3 1965年3月的麦唐纳大厦炸弹案震撼了整个国际社会和新加坡,心惊胆战的国民仿佛见到二战日本皇军的再次入侵,我们可以形容此类恐袭行为为国家对外恐怖主义的威胁】
世界二战结束后艰辛、当纷乱和动荡的那十几二十年岁月里(1945 - 1965),新加坡还经历过好几回暴力袭击事件。影响深远的几件包括了:(1)1950年“玛利亚事件”引发一周的马来族群攻击白种人和欧亚混血人的暴乱(不同宗教和种族里很容易触发纠纷、分裂和社会凝聚力的大幅度被削弱),(2)1964年两回种族冲突(华人与马来人,暴露了多元化种族社会的脆弱环节),(3)1965年的麦唐纳大厦爆炸案(自己没有直接掌握国防权力的结果),(4)1974年“拉裕渡轮”事件(两位日本赤军联合两位解放巴勒斯坦阵线恐怖分子袭击毛广岛上的石油提炼厂,但未得逞;恐袭事件显示小国随时是列强拿来玩弄、牺牲的棋子)和(5)1991年新航被骑劫事件(给外人错误地认为新加坡是一个可欺负的小国。最后,特种部队闯入机舱内,迅速击毙四位恐怖分子,干净利落结束此事件)。
知己知彼的政治领袖和建国一代,从经验和教训悟出新加坡需要打造一个既有韧性(Resilience)和种族关系农洽、和谐的社会,也必须拥有一个能自保和防御力强的精悍武装部队(借用建国总理李光耀1960年代的一句名言,如果大鱼企图吞噬我们之前,当心新加坡是一只有毒的小虾),以确保日后国家面对任何挫折或打击时,人民不容易被离间而分裂,也不会轻易被击溃,而且我们还具备了快速整合和复原能力【注三】。新加坡岛上星罗棋布的政府高楼组屋(国民住宅)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各族百姓居民在近距离有长期相互了解的机会;足够的就业岗位也让大家有机会携手建设和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多元化国家。因此,居安思危和忧患意识一直在鞭策着天然资源源匮乏的新加坡小岛国,必须继续勇往直前与时俱进、开拓市场、广交朋友和采取睦邻政策的战略发展大道【注四】。
【注三、
1 新加坡第二任内阁总理吴作栋于1984年提出的《全民防卫》国防战略,内容包含:心理防卫、民事防卫、社会防卫、经济防卫、军事防卫;心理防卫占首要位置,军事防卫为坚强后盾。新加坡行动部队 (The Singapore Special Operations Force, 简称:SOF) 也于1984年在不经公开的情况下组成,以应付特殊情况,包括反恐怖暴行的发生】
2 新加坡及时启动的“先发制人”策略果然奏效,不但避免了人命伤亡和财产损失,更同时展现了政府和社会的非军事防卫战略发挥的作用。此非武装防卫策略是组成新加坡共和国国防战略的极重要部分。防止任何敌人利用宗教、语言、教育和就业问题离间族群关系是新加坡从自治时期(1959年6月3日– 1963年9月15日 Self-Government)一贯的治安政策。新加坡完善的法律规章、行之有效的社会和种族关系治理制度以及经济建设使到敌人无良机可趁、无空隙可钻,把他们硬硬的堵在墙外是为防卫战略的上上策。
3 新加坡官方第一轮追剿潜伏敌人(“回教祈祷团”恐怖份子)的努力取得了效果。新加坡民间宗教机构(“宗教改造小组” 英语名称:Religious
Rehabilitation Group, RRG)的资深教士对症下药, 给拘留者进行专业辅导,并以实际行动表示对他们的家眷的关怀,也协助他们重返社会和不受到奚落)对他们重新教育,纠正他们对回教经文(尤其圣战或殉道的正确意义)的曲解和受到的误导,说明纯粹依赖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
【注四、
1.新加坡睦邻政策:新加坡政府通过东盟组织同东南亚区域各国建立和发展紧密合作的双边关系;新加坡是该区域唯一的经济先进国,很乐意和主动同各成员国分享成功经验和经常主办国际和区域会议促进多方面交流和了解。对邻国的面对问题对义不容辞地提供支援和合作,例如2004年12月26日经南亚海啸蹂躏后的印尼亚齐省悲惨情景的反应,新加坡当天采取的措施就是快速提供大量支援物质给重灾区的生存者,以展现东盟成员国的互惠互助的精神。
2.新加坡需要国际社会的谅解:小国新加坡外交立场是中立不结盟,基本上没有能力影响他国,但为了生存和争取持续发展机会,我们需要推动非常务实的对交政治与经、贸合作政策,例如在独立前后的六十年代,新加坡领袖曾带领贸易或亲善代表团到非洲、印度访问和争取支持、合作;据资料说,时任副总理杜进才博士也尝试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驻外使馆建立对话渠道,吴庆瑞博士为了国防建设,在没有选择情况下,只好求助以色列(该国是穆斯林世界的公敌);部分军训则在台湾进行。总之,新加坡需要交上更多的友邦和活跃于国际组织,但也自知同时“得罪”了某部分国家和某国际或区域恐怖“组织”,招惹了他们千方百计要执行的“报复”行动】
二、 新加坡面对的第二轮斗智斗勇 - “回教祈祷团”伺机反扑。
假定当年(2001 - 02)对 “回教祈祷团” 成员的逮捕行动出现了落网之鱼,并没有一网打尽(据说,因为他们有不少的“细胞组织”,预防一旦受攻击能够快速化整为零以保存实力),至今他们可能已经在邻国热带雨林生活和锻炼、甚至在城市大街小巷和宗教学校里头大摇大摆地自由行动,以传授回教原教旨主义的幌子招兵买马、养精蓄锐几十年(2001 - 2014)、伺机反扑的几率甚高。他们手掌中握着的主要一张皇牌就是耐心等待攻击时机的到来,也不须要时间表,此招术让对手长期处在惊恐和备战状态。另一皇牌绝招就是他们的战斗目的是为了打“圣战”(正义与否不存争议)牺牲生命,不是为了防卫和生存,这十四年来的多起恐暴袭击事件证明了这个观点无误。对此,联合国会员国只能打问号(?),我的历史课学生曾天真无邪地用英语问我:“老师,歪、歪、歪 (Why) 呀”【注五】。
【注五、
1 背后有庞大组织支援的恐怖分子以往策发的战略性和高科技恐怖袭击事件有:2001年的美国 “9.11” 惊天动地恐暴事件、隔年的10.12夜晚印尼峇厘岛夜总会爆炸案(180多人死,300多人受伤)、2004年3月11日西班牙马德里火车爆炸案、2005年上午的7.7伦敦火车站连环爆炸案(56人死亡,其中包括四名实施爆炸者,傷者逾百)、2008年11月26日晚到27日凌晨的印度孟买连环恐怖袭击,死亡人数逾百、三百多人在袭击中受伤、2011年7月14日孟买再遭连环袭击、2012年10.8夜间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市郊遭遇连环汽车炸弹袭击,至少100人伤亡、2013年6.26 的中国新疆鄯善恐怖袭击(24人遇害21人伤)和10.28的北京天安门恐暴事件导致5死38伤以及2014年3.1晚间发生的中国云南省昆明火车站暴力袭击案(31人死亡、141人受伤),12月16日塔利班血洗巴基斯坦校园惨案,造成至少148位学生和老师死亡,200多人受伤, 手段之毒辣、残酷非笔墨可形容。
2 美国9.11事件发生后的三个月,在2001年岁末新加坡内政部扣留和逮捕了15位“回教祈祷团” 成员,2002年8月再逮捕另外21位,其中两位是菲律宾 “莫洛回教解放阵线 MoroIslamic
Liberation Front” 潜伏在新加坡的成员】
对东南亚国家(菲律宾、印、马、泰和新加坡),来自恐怖主义的新一轮威胁又将开始了。首先,从2014年开始,东南亚恐怖组织重整旗鼓的千载难逢“机遇”又出现了,那是同嗜血如性、财力雄厚、武器配备齐全和具备战略智慧的恐怖集团新老大 – 中东“伊斯兰国组织”(ISIS)有关【注六】。其次、是印尼监狱即将释放的350名刑满的马来西亚 “回教祈祷团” 成员,其中包括制弹专家道菲阿都哈林(马国圣战组织/KMM前首脑朱基菲里的妹夫)回返马来西亚。两者(“伊斯兰国组织”的财力与“回教祈祷团”人力加上本地的人脉网络)里应外合联手出击将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恶梦!【注七】
【注六、“伊斯兰国组织”(盘踞伊拉克和叙利亚部分土地和油田)肆意进行后本拉登公开挑战西方的恐怖活动(公开播放斩首示众的西方记者录影带)和武装力量逐步夺取叙利亚和伊拉克国土,也不再躲躲闪闪。美国与西方联军被逼以空中轰炸参战,以阻止“伊斯兰国组织”武装势力继续入侵。此恐怖集团被视为是继“塔利班”和“基地组织”之后最更加怕的有环球性暴力组织,它向整个联合国成员国的生存、社会秩序和国家安全构成威胁】
【注七、
1 新加坡现任总理李显龙坦诚表示过,中东伊斯兰国组织(ISIS)的崛起和对区域国家的威胁是其中一项让他彻夜“ 难眠”的原因,他的担忧大多数人国人可理解的,也是确实的;据报导这一恐怖组织的领袖拥有百多亿美元资产(油钱)、有能力和每走一步棋子都有战略性考量,他们的新血招募代理人远到欧美国家和东南亚区域招贤纳士,诱导外国年轻战士到中东参加“圣战”。2014年圣诞夜前夕一位自称沙林.穆巴洛克.阿塔米米的印尼“瓦哈比派”(Wahabi)“圣战士”在叙利亚视频公然扬言、恫吓要逐一干掉该国军警人员(如印尼国民军、警察、88反恐特遣部队和印尼回教教士联合会的班瑟多功能青年团等)。理由:印尼是美国的帮凶。(印尼虽然是世界上回教人口最多的国家,但它是以1945年制定的“建国五大原则”Pancasila 为治国支柱)
2目睹和回应各地带有宗教背景的恐怖组织不分青红皂白地干下无数惨无人道的国外暴力袭击,做为回教世界一大成员国的马来西亚所采取的对策(行政与法律措施)就是,先由中央政府于2014年11月立即制定的第一道反恐法令(向国会“克服恐怖组织伊斯兰国的威胁”白皮书)。主要目的之一是要阻止和打击该国成为任何恐怖组织招募新成员的东南亚中转站、招募中心和汇款枢纽的阴谋;另一则是要确保本国的极端恐怖分子(“回教祈祷团”残余分子)和一批刑期满后将由印尼遣返的前马国恐怖分子没有机会卷土重来;如果此危机形成事实,对新加坡和邻近国家也是一个让大家天天坐立不安的心里威胁,造成经济萎缩是另一大顾忌。在此之前,其实近几个月来,“伊斯兰国组织”代理人已经说服和招募了不少的马国知识分子(如对大马高级讲师马末的洗脑)、公务员、军人和血气方刚的回教年轻男女、夫妇到叙利亚参战。较早的官方资料显示,在马来西亚的部分成员已经策划以炸弹袭击吉隆坡市区政府建筑物和区外酒厂等目标】
小结:我希望建国后的一代继续以智慧和胆识带领新加坡渡过下一个半世纪,哪怕它是惊涛骇浪的50年。
我们不否定经验丰富的 “回教祈祷团” 老将加上年轻力壮的新兵,再通过他们建立已久的国、内外人脉和资讯网络,这批鬼魅似恐怖分子非常可能搞得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各国领导难有安宁的日子过。不过我们也有信心,也十分清楚认为,东南亚区域政治领导的智慧、经验、胆识和频密的交流信息,加上防卫部门对高端科技的应用以及各族人民的精诚团结,将决定我们未来的生存、稳定和发展。
一旦大家一致认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认为恐怖主义是没有宗教信仰的,也同任何宗教无关,那么我们击败恐怖组织的可能性是指日可待。
新加坡共和国 武吉园主 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 深夜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